新闻人物:2014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 莫迪亚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地时间10月9日,2014诺贝尔评委会宣布,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日本小说作家村上春树今年仍无缘奖项。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2012年的这一奖项则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9日揭晓,获奖者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10岁写诗 自幼喜爱文学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年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
其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还曾有一个哥哥,但不幸早逝。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
发表首部小说《星形广场》 即获成功
1968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发表了他的****部小说《星形广场》,当即获得成功。该作品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拉法埃尔·什勒米洛维奇怀着扎根的意图,到处寻找自己的栖息地,最后以噩梦收场的故事,反映德国占领时期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翌年他又出版小说《夜巡》。
此后,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不断有成功之作问世:1972年的《环城大道》、1975年的《凄凉别墅》、1976年的《户口簿》与1978年的《暗店街》。其中《星形广场》获尼米埃奖与费内翁奖;《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而《暗店街》则一举夺得1978年龚古尔文学奖。此外,他还从事电影剧本的写作。
1973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还与法国著名导演路易·马勒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该影片由法国著名导演路易·马勒执导。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男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拒绝参加法国抵抗组织后,加入了法国盖世太保。
成名甚早 作品被评“捕捉人类命运的记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成名甚早,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术院小说大奖。1978年又由于小说 《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莫迪亚诺将《暗店街》题献给了父亲和早夭的兄弟吕迪,而出于对母亲的同胞、比利时侦探作家乔治 西梅农之喜爱,他的许多作品也带有推理小说的影子。
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
2014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中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莫迪亚诺也被认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