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

      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3栋20楼

 

咨询电话:1778419024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斩断“庄股”黑手——中国股市操纵调查(下)

2014-11-24

斩断“庄股”黑手——中国股市操纵调查(下)

                                          来源: 新华网

    “对症下药”:制度与法治并进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供求失衡,制度缺失,已然成为“庄股”沉渣泛起的根源。面对“庄股”之祸,如何斩断其“操纵”之手?面对操纵病症,如何“对症下药”?

    “根治‘庄股之祸’,是一个系统工程。”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认为,首先需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让市场能够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从这个角度而言,“****味药”应该是改变当下政企不分的现状,改变政府在银行贷款、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特别是并购重组等方面过度介入导致的上市公司业绩扭曲。

    其次是完善供求关系。“第二味药”针对供应端,即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放松对IPO的管制,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发行,由拟上市公司和承销商自主决定发行时机、发行价格和发行规模。“第三味药”针对需求端,即通过引入养老金、住房公积金、保险资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优化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改变其“散户化”的特征。

    “股票市场发行达到一定规模,将改变目前供需失衡的状况。只有‘开前门、堵后门’,才能降低目前畸高的壳资源价格,才能解决由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模式导致的‘新庄股’问题。”胡汝银说。

    而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鲁桂华看来,股市之所以形成不健康的“食物链条”,主要原因在于存在大量易被欺诈的散户。若投资者具有等量的资金实力和专业能力,机构势均力敌就能形成平衡。

    完善做空机制,同样是治理市场操纵“药方”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杨剑波等专家和多位市场人士呼吁,应尽快改变沪深300股指期货“一枝独秀”的现状,针对波动率更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推出股指期货,利用其价格发现功能减少操纵行为发生的几率。

    除了市场运行机制本身,法律层面同样需要“对症下药”。专家认为,面对纷纷涌现的各类新型操纵的挑战,应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的经验,建立举证倒置的法律制度。

    “当监管层发现股价异动、成交量放大等市场操纵的要素,而对某些投资行为产生怀疑时,投资者必须证明自己买卖这只股票的合理动机。”张远忠说。

    加大惩罚力度,被视为打击新型操纵行为的另一剂“猛药”。“重典的存在,使人们不敢轻易违法,改变为非作歹者的贪念。”鲁桂华说。

    在此基础上,专家呼吁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让其成为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的监督者。

    “当不断有违法违规者付出惨痛的代价,整个市场的环境就会逐渐得到净化。”仇彦英说,这样的话,即使出现再多的股价剧烈波动情形,投资者将不会轻易作出操纵市场或内幕交易的结论。从这个角度而言,有效的制度、监管和执法,是市场能否获得信任的基础。

    事实上,中国股市这个发展中的市场,不仅需要“治疗”,更需要“调养”。一方面,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股市回归其高度市场化的本源。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回报水平、强化股东价值理念,让价值投资取代投机成为主流。

    对于年轻的中国股市而言,彻底斩断“庄股黑手”或并非易事。但人们有理由期待,伴随监管与执法的不断成熟,“庄股”沉渣泛起的病根将最终消除,还股民一个公平高效、健康理性的市场。(记者赵晓辉、潘清、刘诗平、陶俊洁、刘开雄、高亢、张辛欣)

专家提醒降息周期开启 居民宜选择长期理财产品 斩断“庄股”黑手——中国股市操纵调查(上)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35 川渝网
贵州体道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 黔ICP备2023009131号-1
咨询电话:17784190245 投诉电话:13985374001 客服热线:0858-3688481